<
t8b1小说网 > > 南城儿女[年代] > 南城儿女[年代] 第162节
    看着两人各自搬进好几袋大米,她忍不住又开口嘲讽:“六婶,你怎么也跟着兰之瞎折腾?买这么多米,不怕生虫吗?广州这么潮湿,到时候有你们后悔的!”

    李兰之这次没再忍让:“我的钱我爱怎么花怎么花!就算生虫了我也乐意,不劳你费心!”

    刘秀妍脸色顿时沉了下来:“狗咬吕洞宾,你这人真是不识好歹!我这是为你们好!”

    “呸!”李兰之毫不客气地回怼,“什么狗咬吕洞宾,少往自己脸上贴金,你这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!”

    刘秀妍气得脸通红:“你……”

    眼看两人越吵越凶,朱六婶赶紧打圆场:“好了好了,都给我少说两句!这么多年邻居,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,多不值当。”

    刘秀妍冷哼一声,转身进了屋。

    李兰之也沉着脸,让人把米搬到楼上去。

    粮食实在不好购买,而且粮食面积大,家里没有那么多地方可以囤放,李兰之在视察了整个市场后,决定囤一些小物品,例如肥皂、盐和火柴等东西,这些物品体积小,易于存放,又能长期保存。

    刘秀妍自从上次争吵后,一直暗地里等着看李兰之的笑话,她天天盼着天气转潮,好让李兰之囤的粮食生虫发霉。

    可还没等到这一天,一个惊人的消息就在街坊间传开了——广州的仓库存粮只够维持半个月!

    这消息像一颗炸弹,瞬间引爆了全城的恐慌,广州可是有几百万的人口,这么点存粮哪里够吃?

    虽然改革之后,物资已经没那么匮乏了,可对于经历过特殊年代的老板姓来说,他们立即嗅出了不同寻常的气味——市场要变天了!

    一场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于是就这么开始了。

    最先掀起物价风的是上海,上海的很多生活必需品物价像坐了火箭般飙升,有些物品的上调幅度甚至高达五成。

    人们开始恐慌了,担心“钱不值钱”,于是无数人排着队去银行把存款拿出来,然后跑到市场上疯狂抢购,一口气买几十包食盐,这要是放在平时,那肯定会被人认为是疯了,可这会儿大家见怪不怪,还反而很羡慕对方能抢到这么多食盐。

    在城市的每个角落,到处可见这样的场面:商店一开门,大家便蜂拥而进,不管抢到什么,不管能不能用上,总之抢就对了,甚至为了一包盐、一块肥皂大打出手的场面屡见不鲜。

    物价越涨,人们抢得越凶,形成了可怕的恶性循环。

    刘秀妍之前觉得李兰之是在制造恐慌,是大惊小怪,这会儿买不到粮食,她彻底慌了。

    她顾不上颜面,急匆匆跑到常家,低声下气地哀求:“兰之姐,你就行行好,匀点大米给我吧!按市价给钱都行,之前是我不识好歹……”

    刘秀妍之前有多趾高气扬,现在就有多低声下气,李兰之看着她现在这模样,心里不能不说爽。

    她其实不想把粮食匀出去,毕竟现在粮食涨得那么厉害,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,可要是不给,两家人关系肯定要继续恶化。

    于是她再三叮嘱:“匀给你可以,但你得保证不往外说。要是让别人知道了,我这粮食可不够分。”

    刘秀妍点头如捣蒜,信誓旦旦地保证:“我的嘴巴你放心,我一定不会往外说。”

    可不到半天,消息就不胫而走,邻居们接二连三上门求粮,李兰之气得暗骂刘秀妍说话跟放屁一样,一点信用都没有。

    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刘秀妍,她拿着粮食回家时,正好被其他栋的邻居给看到了,虽然她什么都没说,但邻居一猜就猜到了。

    对于后面上门来的邻居,李兰之通通狠下心来回绝。

    可躲得过邻居,却躲不过娘家人。

    这些年她和娘家关系冷淡,除了逢年过节送点礼,平时基本不走动,这次她爸和后妈闻风而至,两人把她堵在大院门口,威胁说不给粮食就要住到常家来。

    李兰之气得心口发疼,却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钱家这边也因囤货的事闹得不可开交。

    起因是李兰之曾提醒常欢让钱家多囤些货,常欢转告了钱广安,钱广安耳朵软,一听常欢这么说,就去跟钱大姐要钱进货。

    谁知钱大姐一听就炸了锅——她本就对家里出钱开服装店一事耿耿于怀,现在又要囤货,更是火冒三丈。

    “常欢让你辞职你就辞职,好好的老师不当,偏要去开什么服装店!”钱大姐气得浑身发抖,话越说越难听,“现在又让你囤货,常欢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?她让你吃屎你吃不吃?家里的钱都砸进服装店了,哪还有闲钱囤货?再说东西都有保质期,囤多了过期亏本算谁的?拜托你动动脑子,别常欢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,囤货这事,我坚决不同意!”

    在她的强烈反对下,囤货的事就这么搁置了。

    谁曾想物价会疯涨成这样?等钱家人反应过来时再要去进货,已经为时已晚,到处都在抢货,就算有钱也没货进。

    杂货店的东西被一抢而空,连颗糖都没剩下。

    钱广安忍不住抱怨:“都怪大姐!要是早听常欢的去囤货,这次能赚不少钱呢!还有啊,你以后能不能不要对常欢那么大的意见!”

    钱母也埋怨钱大姐:“要不是你拦着,赚的钱都够给你弟办喜酒了。你弟是男人,又当过兵,见识比你多,以后杂货店和家里的事,你少插手!”

    钱大姐眼眶通红,心里凉了半截。

    这次确实是她的错,可她也是为家里着想啊!

    这些年她为娘家付出多少?钱广安当兵那两年,钱母身体不好,杂货店进货看店几乎全靠她一个人撑着。

    她做了这么多,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可谁记得她的好?

    钱大姐看着报怨不止的亲弟,看着埋怨她多事的母亲,只觉心真的被伤透了。

    这一刻,她第一次萌生了退出杂货店的念头。

    1988年8月19日,《人民日报》转发了中/共/中/央政/治/局会议的公报,宣布放开大多数商品价格管制,实行市场调节机制。

    价格闯关由此开始。

    “价格闯关”的政策如同一颗重磅炸弹,在全国掀起更猛烈的抢购狂潮。

    物价飞涨的风暴愈演愈烈,抢购越发严重,波及面极其广,商店和银行门前从早到晚都排着长长的队伍,据后来统计,很多生产资料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居然高达130%。

    不过这场风暴来得快,去得也快。

    8月30日,国、务/院紧急下发《关于做好当前物价工作和稳定市场的紧急通知》,这场持续不到半个月的“价格闯关”就此被喊停。

    这场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抢购风潮,让无数人陷入恐慌,却也成就了一批抓住机遇的弄潮儿。

    江起慕与贺乾在这短短数月间,赚到了普通人工作一辈子都存不到的钱。

    贺乾看着存折上的十万元的数字,激动得一把将江起慕抱起来转了个圈:“小慕,要不是你,我只怕这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,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兄弟!”

    江起慕把钱分成了三部分:三分之一用于偿还亲戚好友的债务,三分之一留作父母的医疗基金,剩下的资金他打算寻找新的商机。

    每一分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,却跟林飞鱼再也没有关系。

    虽然他没再提起过林飞鱼,可贺乾知道他从来没有真正放下过,别的不说,就看他把那条红绳鱼当成宝贝就知道了。

    李兰之因江起慕的提前预警,通过卖火柴肥皂等小物品,小赚几千元。

    她也把钱分成三部分:一部分准备给林飞鱼以后做嫁妆,一部分存给常美还债,剩下一部分存起来,准备下次去上海再拿给江起慕。

    这场抢购风潮对林飞鱼影响不算大,那次和阿珍谈心后,她便把对江起慕把对江起慕的感情压在心底深处,轻易不去触碰,她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论文答辩上,然后准备简历积极找工作。

    广州的盛夏,气温与抢购风潮一样炽热,林飞鱼买了平生第一双高跟鞋,穿着套裙,拿着简历穿梭在各个劳务集市之间。

    等抢购风潮彻底结束时,她已经在劳动局上班了一个多月。

    1988年9月1号,常美与罗晓雪在同一天先后发作,各自在医院生下一个女儿。
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
    来了~

    【注】价格闯关:1988年8月19日开始,8月30号结束,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一次抢购潮

    第98章

    李兰之一听说常美生产的消息,立即忙活起来。

    她翻出早就备好的一篮子土鸡蛋和红糖,又特意跑到市场精挑细选了几只老母鸡,一只当场宰杀炖成参鸡汤,其余的全都准备带去给常美补身子。

    严豫亲自开车到郊区接岳母和林飞鱼一行人。

    车上,林飞鱼迫不及待地问:“大姐夫,妹猪长得像谁啊?”

    在广东,人们习惯把小女孩或者女儿昵称为“妹猪”,就像外省人叫“囡囡”一样亲昵。

    提起女儿,严豫眉眼瞬间温柔下来:“妹猪长得特别像常美,眼睛鼻子嘴巴都像。”

    按照严爷爷去世前给取的名字,小姑娘大名叫严思淇,小名妹猪。

    林飞鱼由衷赞叹:“那肯定很漂亮!你和常美姐都这么好看,孩子像谁都差不了。”

    这话一点不假,严豫和常美站在一起,活脱脱一对璧人,即便婚后也各自不乏追求者。

    严豫透过后视镜看她一眼,笑道:“飞鱼上班后,说话越来越会哄人了。”

    自从入职劳动局,林飞鱼剪短了披肩的长发,眼镜换成了金丝眼镜,立即气质比上学那会儿成熟了,也显得干练了。

    严豫已经从常美那边听说她和江起慕两人分手的事,常美不知道是不是怀孕的关系,看事情变得多愁善感了不少,有一阵子还常感叹他们两人有缘无分。

    他倒没觉得有什么好可惜的,虽然他不清楚江起慕为什么会和林飞鱼分手,但在他看来,林飞鱼完全不愁找不到对象,外表靓丽,学历优秀,现在又在劳动局这样体面的单位上班,这样的条件放到相亲市场,分分钟被人抢走。

    这么抢手,怎么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对象。

    他家亲戚和朋友有不少人还没有对象,其中不乏优秀的,严豫心里盘算着是不是给双方牵个线,让严常两家亲上加亲。

    由于医院不允许带活禽,李兰之又担心鸡在后备箱闷死,严豫决定先送林飞鱼去医院,再带岳母回家安置活鸡和鸡蛋,之后他们两人再过来医院。

    林飞鱼对此没有任何意见,自己有车就是方便,她看着严豫扬长而去的汽车,心里盘算着自己那点工资,最后幽幽叹了一口气,她就是不吃不喝工作十年,都未必买得起一辆汽车。

    广州已经一个多月没下雨了,酷热难当,林飞鱼提着参鸡汤刚走到二楼,就已经汗流浃背。

    走到拐角处,一个熟悉的声音让她猛地顿住脚步——

    “哎哟这是你孙子啊?长得可真好,白白胖胖的,一看就有福气,不像我儿媳妇,生了个没把的。”

    “老话说,先开花后结果,头胎女儿也好,再生个儿子就儿女双全了。”

    “哪能啊,现在计划生育抓得多严啊,我儿媳妇又是大学老师,偷生的话工作就没了!”

    “哎哟,你这儿媳妇厉害啊,居然是高校的老师,不过我跟你说,再厉害也没有孙子重要,生不出儿子,这香火就断在这一辈了!”

    林飞鱼听到这声音,心里不由咯噔一声,她悄悄伸头看去,悬着的心终于死了——果然是严母。

    这个重男轻女的婆婆,从常美第一胎时就让她们见识过了。

    当时常美流产得知是男婴时,严母哭得比产妇还伤心,如今竟又嫌弃起孙女来!

    她就觉得奇怪了,她自己就是女人,怎么就这么看不起女性这个身份呢?再说了,她又不姓严,严家断不断香火跟她有什么关系,更别说第一胎为什么会流产,还不是她一手造成的!

    当初要不是那么冲动,要不是她误会常美和苏志谦两人有染,那孩子也不会被流掉,常美也不用受罪。

    林飞鱼心里“噌”的一声就燃烧起一把火,恨不得冲出去指着严母的鼻子骂她三百个回合!

    不过她还是忍住了。